持〈大悲咒〉長養靈性跟慈悲

字級

持〈大悲咒〉長養靈性跟慈悲

觀音菩薩過去早已經成佛,只是因為對眾生的悲心願力又來當菩薩。〈大悲咒〉是祂一直用來利益眾生的法,所以大家要學習觀音菩薩,不間斷地持誦〈大悲咒〉利益眾生,我們就等於是觀音菩薩的化身。這個化身就是用祂的願力、法力與佛力,護佑一切持咒跟發心的人能夠有無上菩提心,也就是「願成佛度眾生」的心,這就是我們持誦〈大悲咒〉的目的。觀音菩薩就是持〈大悲咒〉,長出千手千眼,利益一切眾生,我們都是觀音菩薩的手眼。我們每年共同持〈大悲咒〉,做到現在,大家還能繼續連接,沒有退轉,真是難能可貴。希望大家繼續用願力、願心持〈大悲咒〉,替觀音把這個咒的馬力變得更強。

Spirituality And Compassion 1

師父我一直都是修這個法,一天差不多六、七百遍,我覺得我這樣子下來,對本來面目很清楚,對眾生的慈悲心也長了很多。現在越來越覺得,持〈大悲咒〉能體悟自己的真如本性,又能發大菩提心來利益眾生,讓一切眾生都能進入真如實性、發大菩提心。所以讓我們永續持誦〈大悲咒〉,利樂有情,發菩提心,得證菩提。讓我們每天在生活當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都是在做〈大悲咒〉的事情;在〈大悲咒〉的空間裡面,得到一份清楚跟明白,讓身心空曠、心念柔軟,對每一個眾生都親切,讓每一個眾生都在這個空性裡面互濟共生。

〈大悲咒〉就是一個生態,也就是靈性跟慈悲。靈性就是覺性,慈悲就是對生態的一個愛。我們對生態就是尊重、包容、博愛,這是我們靈鷲山從始至終都在做的事情,從籌建宗博館的時候,到現在成就生命和平大學。我們提出「靈性就是生態 生態就是靈性」的信念,也沒有離開過尊重、包容、博愛這三個共生法則。〈大悲咒〉對一切眾生就是慈悲拔苦,這也是我們對待生態最基本的原則。所以我們是這樣面對生態、面對眾生、面對自己,這就叫做慈悲的世界,也就是一個有空間的世界。所謂的空間就是我們的覺性,所謂的時間就是我們的慈悲,讓我們共同下定決心來任持〈大悲咒〉,把這個團隊的力量鞏固好、加強好,然後延續下去。

文章來源:心道法師網站

相關文章

強颱「樺加沙」襲擊花蓮,造成嚴重災情。靈鷲山佛教教團立即於聖山寺金佛殿點燈,全球大悲團與平安禪友會募集逾400萬遍〈大悲咒〉,匯聚慈悲願力為災民祈福。花蓮中心監院寶臻法師、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陳世人和志工,26日親赴瑞穗生命園區為罹難者贊經,並至光復指揮所關懷辛苦的救災人員,致贈九宮八卦卡;靈鷲山百八觀音文化總會也將啟建法會、設立超薦牌位、致贈愛心物資,祈願災民早日重建家園。
靈鷲山為期21天的大悲閉關於5月11日母親節圓滿,共持咒550萬4916遍回向地球平安。開山住持心道法師於圓滿開示影片中勉勵弟子,要深刻體會大悲十心,十心中的每一個心都可以讓人們證悟。大悲閉關指導法師恆傳法師提到,今年大悲閉關完全沒使用一次性餐具,是綠色大悲閉關。吉祥物和平鴿亦驚喜現身,以活潑可愛的舞蹈祝賀媽媽們母親節快樂。
靈鷲山自2012年啟建大悲閉關,持誦〈大悲咒〉回向地球平安,迄今已14年。心道法師說,參加大悲閉關是很有意義的選擇,在這個時代,我們絕對有義務且應秉持願力來持誦〈大悲咒〉。